跳到主要內容

《小王子》中孤獨的自我:怎麼學會如何認識自我接納意外



So I lived my life alone, 
without anyone that I could really talk to, 
until I had an accident with my plane in the Desert of Sahara, six years ago.


我就這樣孤獨的生活著,
沒有人可以真的地跟我談話。
一直到6年前,我的飛機意外的在撒哈啦沙漠迫降。



當生命出現契機,也是重新探索自己的機會。


要找到一個知心的靈魂伴侶,有時候需要運氣。人都希望受到關注、仔細傾聽,但如果暫時沒能找到也不必灰心,順著心走磨練自己,人生自然地會讓你不期而遇。重讀小王子看到這一段文字時,特別令人感嘆。因為要找到可以安心表達自己想法的對象,你可以使勁聊得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一場意外的飛機故障,一段句子便藏著感嘆。飛行員在茫茫人海當中找不到沒遇到能夠能夠討論的對象,卻是在杳無人煙的沙漠裡他們相遇了。那是一種「緣份」,一切萬物因「緣」而起


有時候面臨真正的生死關頭,才會去思考有關於自己是誰的問題。平時我們活在群體之中,也許那就稱之為社會,躲在社會群體裡跟別人連結,但是沒有跟自己對話。所以,當我們一旦抽離群體孤身一人便覺得空虛、寂寞,甚至以為世界遺棄自己



過去大人們總是要小孩們認真不得鬆懈,要學習課業、重視服裝、潮流、政治、秩序等,我們沒有去思考,這些有時候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更有「價值」,提昇自己的階級


畢竟社會認識的是「有閒階級」,他們的品味來自於昂貴的穿著,奢侈品以及空閒的炫富財。


我們忘了心靈價值的重要性,忘了除了付出外,還要傾聽自己、愛自己。因為沒有人教,這些簡單的道理。



因為,這世界很少有人教我們怎麼獨處?如何處理孤單?總是要意識到分離那刻,才要注意到其實我們害怕孤獨。好像一定要找個強壯的人依賴,我們才得以安全。


忘了我們自己也可以很好的生活。


飛行員在沙漠裡,他覺得自己比在汪洋大海中遇到船難的水手更加的孤獨。但他也正是理解到自己離人群多麼的遙遠,當有一聲細小聲音出現,要求他畫一頭羊給他。他有多麼的訝異!飛行員說:


I jumped to my feet, completely thunderstruck. I blinked my eyes hard. I looked carefully all around me. And I saw a most extraordinary small person, who stood there examining me with great seriousness.

我猛然的跳起來像是五雷轟頂。我不斷地眨眼,仔細的端詳我的四周。我看到一個極為小巧的人,他一本正經的注視我。


飛行員畫了一張小王子的圖象,他說這是畫得最好的一張。他感嘆自己從6歲後就放棄自己畫畫的才能。


為什麼呢?因為「大人們的看法」很容易造成小孩子的陰影,他們還是探索自己熱愛的事情時,卻被狠狠的告誡必須學會世俗所謂的成功。「大人們」不懂如何鼓勵、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換言之,學習是必須要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沒有成就感,先嘗到甜頭大部分人走了一段就會放棄。


還有故事裡有一段問問題的重要。


But--what are you doing here? 
It was a question of life or death for me: 
I had scarcely enough drinking water to last a week.


但是,為什麼你在這裡?
我在生死存亡之間,飲用水只夠喝1個禮拜。


世界的知識的累積源自於人類無窮的好奇心,現代世界的人看似什麼事情都知道一切都可上網找尋關鍵字,當我們知道可以輕易取得知識,我們會再去付出努力學習嗎?還是仍在「書到用時方恨少」。



此外,我們有多久沒問過自己,我們為什麼在這裡嗎?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到底在追尋人生目標還是自我價值呢?我們有沒有去實踐自己的夢想,讓它不再是夢想。


飛行員遇到小王子後,對這位可愛的小朋友問了許多問題。


這是飛行員面對死亡的時候。



為了獲得小王子更多的訊息,飛行員更加仔細的凝視這位小不點,還得再三強調他墜機在杳無人煙的沙漠怎麼會有這樣的小人兒落單,卻不覺得恐懼,這根本「不正常」啊


讀到這更襯托出小王子的不平凡和也正因為有疑問對小王子還有許多的疑問,因此他開始重新問問題


開始「問問題」後很多事情都是新的,不過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恐懼的。《小王子》裡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When a mystery is too overpowering, one dare not disobey. 

神秘的力量太過強大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拒絕臣服它。


滾滾沙塵中小王子想要一隻羊,他請求飛行員畫一隻給他。一剎那間飛行員覺得荒謬,在隨時面對死亡的孤立沙漠裡畫畫畢竟顯得不合時宜。但是他還是順著心拿出口袋裡的紙筆,縱使他仍質疑著自己的畫畫能力。小王子則在旁鼓勵,畫隻羊給我就行了。


有趣的是在畫圖前飛行員故意拿出他一直收藏在身上第1號作品給小王子,小王子嚇了一跳,說自己的星球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容納大象。

不過,顯然更驚訝地是飛行員,茫茫人海中他找不到理解他的人,竟然在寂然的沙漠裡找到知音。小王子說自己住的星球特別小,他說「我需要的只是一隻羊。」很多時候需要的東西,不需要太大,剛好就是幸福。

小王子存在的證據就是他很迷人,他很愛笑,他想要一隻羊。如果有人想要一隻羊,這就足以證明他的存在。」(第四章)


讀到這句話時,其實很令人傷心。因為飛行員一直到最後也沒有看見過他畫給小王子的小羊,暗示著飛行員內心的小孩也隨著成長消逝。這表示他「長大了!」



長大後,受到現實的壓迫,大人被迫更體面、成熟,漸漸跟世俗文化潮流走,已經忘了自己最初的童真。


忘了自己最初的樣貌,忘了自己年少的企圖心。

BY 歷史占卜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小王子》狐說:愛是一種習慣稱為「馴化」

小王子愛是一種習慣稱為馴化 看過《小王子》的人,很難忽略狐狸與小王子這段迷人的對話。有些人更把這段對話連結到愛情,好似愛是兩人一起走彼此磨合,漸漸習慣對方的存在。        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卻都難以表達法文的美。      法文 " apprivoiser" 在英文的翻譯多半使用 " tame " 的意思。 "tame" 與" to feed"  、" to raise" 、"to keep", 這幾個單字有類似。所以,中文版的《小王子》翻譯用詞多用「豢養」、「馴化」。不過法文 " apprivoiser"的原意應該更近於「習慣於某種事物」。          書中「馴化」的意思,根據上下文意應該是「建立關係」,意味著互相將對方看成是「世界的唯一」。 換言之,「馴化」是自然而然的把對方所關心的事類似物,納入你的自然生活中。 你開始注意到對方的動作、習慣、聲音,它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喜歡的時候他會做出什麼表情?是嘴角微笑、還是像個孩子一樣的大笑、依偎在你身邊;也許是什麼都不做,就這麼靜靜的陪著你。    要「馴化」一個人必須耗費許多的時間。狐狸對小王子說:「只有被馴化的事物,才能被瞭解。」狐狸所說得就是愛情中兩個人建立關係,從不斷地互動中溝通,更加瞭解對方,因為只有浪漫愛是不容易持久的,人被愛情衝昏頭的時間大約只有3個月,這段期間也許就僅僅看著對方,就能夠痴痴發笑,樂到不用吃飯。    狐狸說, 現在的人總是喜歡到商店去購買現成的東西,但是朋友是無法販賣的 。如果你想要一個朋友,就馴化我吧!面對狐狸的要求,小王子提問說:「該怎麼做是馴化呢?」    狐狸說,馴化必須要有耐心。與其說話不如靜靜的觀察對方,為什麼不說話呢?狐狸認為話語是一切誤會的開始,眼睛所見到的不見得是真實。因為真正重要的東西,往往看不見。    狐狸每天等待的小王子的到來,小王子與狐狸會面的時間非常固定。因為狐狸告訴他說,你最好每天固定時候來。這樣子狐狸可以知道何時能跟小王子見面,快要與我見面的時,狐狸會覺...

談情說愛:一點都不單純的「小紅帽」

1832年小紅帽插畫 好久好久以前有個小女孩,小女孩最愛外婆送給她的紅色披風 …… 。沒錯,今天要談的故事就是流傳已久的小紅帽。這則故事的原型難以考證,它可能是遠古遠古人類的爐邊故事,告誡小心「 恐怖的陌生人 」。 站在「求生存」的本能,陌生人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1697 年法國人夏爾佩羅把這則故事寫在初版的《鵝媽媽故事集》裡。約四百年前,原始的故事裡小紅帽照樣走進森林遇上大野狼,大野狼一樣在外婆家埋伏小紅帽。 不同的是,小紅帽到外婆家後,明知道在床上躺得是大野狼,但是她聽了大野狼的話脫下衣服躺到床上。什麼小紅帽竟然脫下衣物跟大野狼,而且還一起蓋棉被,這發生什麼事實在太令人遐想了。 故事最後,小紅帽照舊被大野狼吞下肚子。初版故事沒有水井、沒有獵人。夏爾佩羅寫作這篇故事時,帶有深刻的道德諷刺。如果說,小紅帽代表女性貞操,小紅帽與大野狼一起唱「雙人枕頭」,最後「誤入迷叢」的小紅帽,卻得不償失賠上性命。 夏爾佩羅站在「男性的觀點」諷刺十七世紀的法國貴族住在林園深深深幾許的莊園成天娛樂,這些貴族包養情婦,盡情地享受身體的解放。 夏爾認為這是一種罪惡,特別站在宗教的立場對「性」,至少「表面上」必須要把它視為是墮落的根源。 在一個說沙龍故事的時代,夏爾說故事的對象是貴族,特別是女性貴婦。所以小紅帽的故事,也是那個時代男性對貴族女性教育的一種呼聲。 不過反面來看,當這樣的事情必須用「故事」來警醒社會大眾,這也表示這樣的事情在社會上是不斷發生。 再整理一次,初版小紅帽的故事主要說三個重點: 第一個是離家後千萬要聽母親的教誨,不要貪玩逗留在容易迷路的森林裡; 第二個是女性要保持貞操; 第三個是隨時有壞男人(大野狼)出現。 這三點會讓現代女性翻白眼到極點,這些事情關係到「自主權」,不是他人誰能夠決定。但看待初版小紅帽故事必須回到十七世紀。 別忘記「女權」是近代的「被發明」的權力 ,絕非自古如此。在中古歐洲女性很容易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但「貞操」不見得有那麼了不起。有名望的貴族,通常受家族徵召,為了維護家族權力,婚姻關係一個換過一個。 而「小紅帽」的故事,也說明十七世紀「貞操」的性意識出現了。 ...

《小紅帽》疑問:為什麼狼總是童話故事中的大反派?

來源:為 「色」字頭上一把刀,除了有人頭上有九把外,色跟狼兩個字常就放在一起。天資通穎的狼蒙古族認為牠們具有極高的智慧,是自然平衡的維護者。可是童話故事《小紅帽》中,狼是誘拐小孩、吃人、騙色的象徵。 希臘時狼毛不但是運動家的魔法藥,可以讓人變得更兇猛。同時,狼毛也有神奇的催情效果,所以狼的周邊「文創商品」跟轉換的魔法效果有關係。但《聖經》故事裡面,卻將魔鬼的形象塑造為狼的模樣,因為性在宗教道德上是惡魔的勾引。 由此來看,狼跟性的吸引力關係很早就拼湊在一起。狼有極高的性吸引力,在童話故事裡,狼不只是誘拐者,狼也是迷人俊俏的男子,迷得故事裡女主角們的追求。還記得童話故事裡的王子,每個顏值都很高、談吐斯文,吸引各大美女一見鍾情,認為自己就該嫁給王子。 別否認這裡頭的情感,除了嫁入豪門少奮鬥三十年外,還有提到女主角對高顏值王子的情慾與佔有慾。有位女主角甚至還坐著南瓜馬車,動用魔法也要讓王子看見她、愛上她,最後這位白馬王子動用關係把她贏娶回家。 這兩段到底在說什麼呢?接下來是重點。 我的意思是狼的形象跟王子的形象幾乎是可以畫成等號的,但是什麼時候是王子?什麼時候是狼? 批批踢酸民口中的:「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還是有參考價值,這取決於王子能夠喚起女性的憧憬,而狼並不一定醜,但是會讓人後悔。 所以,像這樣讓人後悔的故事隨處可見,比如「狼來了!」的故事,同樣渲染狼的害處。《小紅帽》裡的大野狼,則是最早是奪走女性貞操的陌生人,但也別忘了走入森林也是發生危險關係的最好藉口。 更有趣的是,與狼相關的狼人,他們通常是社會邊緣人。「狼人」指稱的階層多是社會中的下層階級,暗諷他們不務正事。其次,《小紅帽》裡狼性也暗指的社會的禁忌:像是社會謀殺、惡混、情夫、老人、亂倫禁忌。 我們可以試著想像,其實小紅帽到外婆家褪下衣物跟大野狼一起睡,大野狼會不是外公呢?否則為什麼小紅帽如此懼怕,卻又言聽計從。當然如上述,「到外婆家」、「進入森林」也可能是當時女性外出的契機。 稍微做個小結,狼在西方本身就具有某種變化的魔力,包括披上狼皮可以獲得狼得力量,狼毛被當作春藥。其次,狼也跟性吸引力有關,在宗教道德的譴責下根性有關的狼,以魔鬼的形象出現,狼也被用來指稱下層的社會邊緣人。 再次,透過故事的傳播,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