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談過教育體系的「好學生」愈是病態的一群人。我身為教育體系算是「好學生」之尾也深受荼毒幾多年。
大概自國小、國中取得成績優勢的快感,造成一種虛榮透過紙筆分數以及老師的重視,沉浸在教育業績的學生會產生無比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能做到什麼,而是他能夠將固定考科的問題對或錯,選出一個致命的唯一解。
掌握唯一解的經驗,很容易成為一個應該去尋找多元可能性的學生,變得睥睨萬物,把無法掌握唯一解的學生看作「失能」的廢物。
倘若在高中、大學這類人沒有遇到神人當頭棒喝,或者自己就是這「體系」裡頭的神人,往往他的眼界只有高或更高對其他事物不屑一顧。
國家的正規教育目的是為了迅速產生訓練有素的國家公務員,團結國家的精神。所以,當你的目的不在此時,當然很多學生被「教育體制」認定成失敗者。
這些失敗者反撲時,往往會覺得教育對他的作用不大,而是他用於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從工作中學習人生。
這很諷刺教育體制原本應該是連結學生跟社會的橋樑,但無奈在一體適用、追尋可視的業績,很可惜教育失去了讓一個人變成更好的人的憧憬。
如前述在這套體系不斷獲得成功的人,很自然認為一切來自於自己的天資,不懂的去傾聽另一種可能性,這樣的自大,不會去同理他人,缺乏反省的能力。
如果說學習人文學科最大的幫助,我不認為是在記憶多少(當然記憶跟運用在某些場合可以壓著人打),而重要是反思以及多元視角,一個學習的人,建構系統並能夠不斷修正,學會自我成長的方法,那就是教育該做到的。
宋代科舉考試圖,現代正緩慢改善。
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4/Song_Imperial_Examination.JPG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