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通常特別驚悚,大家聚在一起,輪流說故事製造氣氛,越是讓人頭皮發麻聽得不敢入睡,即使知道是那可能不是真的,但是大腦感受的知覺卻是真的。」
食物的故事也是如此,食物的道地與否牽涉到文化、記憶、歷史的再塑造,透別是要喚起大眾的集體想像。 食物的特徵是提供人食用,能夠化作身體的一部分,主要強調「它可以吃」。正因為吃入身體,吃進去的東西很容易讓我們透過創造力,聯想食物在身體的樣子,你的身體由所吃的食物,變成你現在的樣子。
Are You What You Eat? |
所以,關心吃進什麼食物,它代表食物與身體的密切關係。台灣號稱「誠實的社會」裡,說故事也像是鬼話連篇,但是故事總是讓人值得聆聽。記得聽過一個故事,有個人告訴我,「他的阿公說之前圓環那邊還都沒有攤販,自從他突發奇想推個攤子出去賣,賣得不錯。結果大家就一窩蜂的學起他擺攤,然後圓環夜市就被他創造出來。」
一個攤販意外創造圓環夜市,聽起來總是某種make sense,但是總是無從查證!要創造某個東西,又聽起來必須有要相當的時空背景Brbrbrbr……。食物「正宗」流派還真的不像在金庸小說簡單,要練上純正內功,就上少林寺或是全真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