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因為你的環境限制了自己的視野
上週聽了 那些外商教我的事 Vicky老師精彩的課程,
一開始課程就破除了一大心魔, 要「行銷」就必須要做「廣告」這一個迷思。
行銷不等同於要燒大錢做形象,
而是先回到你決定要做什麼?
決定你的方向?
我聽了兩堂講座,
Vicky都提到「一個男孩」的服飾品牌案例,
在場夥伴都聽過, 但是聽過到願意掏錢購買完全是兩回事。
在講座時一邊聽,
我也一邊思考手邊正在進行的三峽茶品牌專案。
團隊進入前做訪談,
我們聽到第一線人士提到「碧螺春」三峽綠茶,
市場正在萎縮,
連聽過名字的人也越來越少。
每年農會都有辦理春冬茶比賽,
但是卻無法讓人建立「三峽+茶鄉」
也無法鏈結讓客戶購買碧螺春結。
由於團隊資源有限,
我們沒辦法花大錢灑廣告,
用「誠意」打開市場。
此時此刻,可以做什麼?
沒有資源時可以做也應該要聚焦做的就是:
專注在產品的品質,
先關注產品與顧客服務的體驗,
並且持續優化,
進而打開市場。
關鍵字先放在「產品的品質」與「服務體驗」的優化
並且把握每次客戶訪談,
檢驗我們這一次想達到的期待,
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再對焦「目標」有沒有辦法達標,
再修正策略是否有效。
如果有,是什麼有效?
如果沒有,要用什麼方法修正?
要建立品牌的邏輯Vicky 老師很精準,
提了兩點:
1、數據支持(不要腦補想像):沒有就去訪談、小市調。
2、洞察力:找到客戶體驗的情境。
千萬不要落入怨懟說:
「為什麼沒人欣賞我的好商品?」
而是趕緊問客戶說:
「為什麼不願意買我的商品?」
從客戶的觀點出發,
去想為什麼沒有產生消費?
要讓客戶產生消費,
我還需要做到什麼?
我的產品能否解決到客戶的問題。
比如說,
來到三峽的觀光客會帶伴手禮。
團客要購買時必須好攜帶、小包裝,
能夠帶上遊覽車,
價格在500元以下,
好拍照表示自己品味,
好購買不要走太遠,
能夠證明自己到三峽到此一遊等理由。
這時也許就可以思考,
我的商品是否符合上面的想法,
如果假設成立,要怎麼設定目標與執行。
這時就要先產出一個小原型嘗試看看,
假設是否有理。
我覺得這場演講,
我還聽到最關鍵的是找到「觸及點」。
找到影響客戶、客戶會願意決策買單的情境,
在一天的什麼時候、地點,
腦波弱決定買一波。
這時候就可以決定我們要怎麼推銷他的形式。
因為是重點所以要再強調一下
Vicky老師說,
所有的行銷要回到市調,
隨時做市調、做訪談,
利用洞察心理學觀察到客戶的需求。
我很認同這個觀點,
我在辦三峽綠茶季真的是把握能夠訪談的機會,
詢問、確認需求的探思索,
在茶人與市場中找到平衡,
解決在有限的資源要優先解決的事情。
可是市調與訪談到底要怎麼做?
歷史人常常用「田野調查」代替「市調訪談」,
沒預算找市調公司,
就可以從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訪談。
她提到訪談很棒的小技巧,
技巧一:讓對方自在輕鬆很重要。
先好好聊天,好好破冰認識對方再切入話題。
技巧二:先問封閉問題再問開放問題。
例如:要知道客戶何時會買鳳梨酥當作伴手禮。
1、封閉問題:你會買鳳梨酥嗎?
你只會得到會或是不會的簡答。
2、開放問題:你什麼時候會買鳳梨酥?
你問的是情境問題,問對方在什麼時候、哪一個決策點會買鳳梨酥。
技巧三:探索別人的需求。
很多人都只是想要賣自己的觀點,
可是你沒有調查,別人是否有這個需求。
如果找到對方的需求,
你能解決問題就比較有機率會佔有一席之地。
那最後這一場的主題4C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是一個行銷的心法。
1、Captuce抓住眼球。
製作新產品的大原則,要單一/清晰簡單。
讓人叫得出來、認得出來,很清楚記得是什麼,
這一次辦活動主打是綠奶茶叫「青柑綠奶」,
就推單一的一個青柑綠奶。
後來想想,諧音叫成「心柑綠奶」用一個愛心的綠奶茶, 可能會更好、更簡單。
換句話說,標語、主軸絕對不能別人看了不知道你要做什麼、說什麼,這給我在辦活動時很大的反思。
2、Connect 連結:怎麼讓客戶相信你,對你的產品產生好奇心。
3、Consider 考慮購買:讓客戶想要買你的商品,如果客戶有疑慮,要怎麼消除客戶疑慮,創造安全感、熟悉感,讓他們想使用你的商品。
4、Convert 轉換成業績:讓你的產品、品牌轉換你成你內心的安慰劑(荷包的錢),繼續轉換成對你商品購買的黏著度。
我覺得這一場演講很棒,也趕緊紀錄一下自己聽完的筆記。
最後主持人的最後一句話也很重要,我再重新提一次: 千萬不要因為你的環境限制你的視野
留言
張貼留言